今年1月至10月,我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2538.51亿元,与上年全年规模持平,同比增长19.17%,位居全省第二;网络零售额实现80.36亿元,超过上年全年规模,同比增长31.29%。成绩再次证明,电子商务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促进产业转型的新动能。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绵阳市电子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到2020年力争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努力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打造中国西部电商城。
抢抓机遇“织”主线一张“蓝图”绘到底
当前,国家正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这些都为国家科技城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先试地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电子商务日渐被推上了历史发展的潮头浪尖。
审视过去,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水平持续提升,引领产业转型作用显现。尽管如此,我市仍有电子商务区域发展不均衡、工业企业应用电商模式较单一、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销品牌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规划》明确了线路图:“十三五”期间,我市把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坚持创新驱动、跨越发展,加速推进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使电子商务成为激发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规划》指出,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潜力;依托绵阳区位、政策、创新、产业等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重点在工业、农业、服务业、跨境等领域电子商务实现突破;加强区域内外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优化电子商务发展布局,引导电商应用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电子商务先进项目和高端人才及团队,凝练内生创造力和原动力……
一系列举措,旨在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更高、集聚效应更强、要素市场更全、发展环境更优,与一二三产业全面深度融合,努力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打造中国西部电商城。《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实事求是科学布局错位发展多点开花
目前,全市80%以上的电商企业都集中在绵阳主城区,县域普遍缺乏有全国影响力的网销产品。
如何让县域电子商务发展不“掉队”?《规划》指出,我市将根据各地条件差异,引导相关资源集中落户,发展一批功能设置科学、错位发展的电子商务集聚区。
以高新区为例,基于该区外向型产业基础,我市将其定位为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目前,高新区已组建了专业的服务平台,引入了相关机构,为中小卖家提供市场咨询、报关、物流、退税的全过程服务。近日,该平台已成功将一批绵阳米粉销往北美洲。
依托绵阳电商谷、富乐绵阳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电商创业园,游仙区正全力打造电子商务配套服务集聚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基地和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通过整合和引进相关电子商务咨询、代运营、第三方支付、融资支持、设计、众创空间、微商创业、人才培训等团队,为相关电商产业发展提供培训等配套服务。
对于优势产业集聚的经开区、安州区,《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发挥安州区汽车产业、化工产业和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产业优势,发展基于工业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在线产业带,打造工业电子商务应用集聚区。
对于梓潼、盐亭等丘区农业县,《规划》提出,立足于有特色的主导农产品,鼓励发展独具特色的网销品牌;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以农村电商、旅游电商、健康养老等为重点,打造县域特色电子商务发展区,形成多头并进、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电商产业发展格局。
创新实干“串”链条线上线下全产业融合
当前,“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如何进一步深入融合、全面发展?《规划》给出了答案。
对于一二三产业,要以“互联网+农村”“互联网+农产品”“互联网+制造”“互联网+商贸流通”为载体,扩大电子商务在农资及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打造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农资电子商务平台;依托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开展工业电子商务;大力开展商贸流通业与电子商务互动创新,发展双线商贸;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分享经济、协同经济等新模式,建立起由线上线下全渠道、体验式消费场景、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构成的创新经营模式。
创新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主筋骨”。《规划》指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电子商务创新空间载体;鼓励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开展商业模式与业态创新;充分发挥绵阳科技城在国防军工、科研院所、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等方面资源优势,鼓励技术应用创新;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逆向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资源,按照消费需求打造个性化产品。
《规划》还提出,在加快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加强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宽带绵阳”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深入实施“旗舰平台”培育计划,培育一批领先省内、知名全国的本土电商平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电子商务真正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砥柱”。